【校庆文集选编】温兴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发布者:教育发展基金会发布时间:2017-05-27浏览次数:837

湖北经济学院组建15年,办学历史已有110年,是一所既老又新的大学。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家熟知的,有新校区建设、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招收硕士研究生、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经院创业者们的心血,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经院故事。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身上,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带领全校师生实现更宏伟的蓝图,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应该如何找准发力点,我们找到了内涵建设这个突破口。学校已经有了很美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这些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剩下的,就是苦练内功,提升软实力。因此,在第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锐意改革、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也是在这次会上,正式确立了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的办学抱负。


一、用一流本科教育支撑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湖北经济学院源于本科,15年历程兴于本科,未来岁月强于本科。2014年开始,学校已经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事实上,学校生源质量年年提高,去年,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一批线13分、17分。如今,学校已经拥有了更高质量的生源,我们要给他们匹配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关键靠一流的本科教育。


一流本科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需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习总书记特别重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聚焦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都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是国家发展战略,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的重大命题。如果没有一流本科教育作为支撑,一流的人才就很难培养出来,没有人才,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乏人,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去看待和对待一流本科教育。


一流本科教育是办“湖北的经济学院”的迫切需要。我校作为唯一一所省属财经类高校,立足湖北、服务湖北是其中应有之义。当前,围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接踵而至,学校如何紧跟形势,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互融,提升服务能力,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与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何契合,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大平台上发出经院声音,贡献经院智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形势逼人,也蕴藏良机,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基础,要进一步创造实现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流本科教育是学校“升级、进位、奠基”的现实需要。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宏伟蓝图,“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升级、进位、奠基”的发展目标,随后,学校又相继印发《湖北经济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关于推进落实湖北经济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意见》《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教育创一流行动计划(2016-2020)》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本为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主体地位。当前,我们正面临硕士授权扩点的关键时期,明年将迎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这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水平、发展层次的命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关照学生和学习,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二、用“两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厚植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2007年,经过近三年的办学思想大讨论,“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成为我校校训,“有思想、有能力的实践、实用、实干型人才”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从此,“两有三实”作为学校办学治校的导向,成为经院特质。


“课实报国”是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翻阅校史,“课实报国”是三所学校的共有底蕴和特色。原商专、金专、计划学院这三所学校,为湖北经济学院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基础、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三所学校在历史上都伴随中国近代变革的滚滚洪流,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课实报国”的传统始终如一。尽管三校经历有长有短,道路有同有异,但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高度契合的,都是财经类院校,都注重地方性、本土化人才的培养,注重应用性教学,培养实用性人才,注重培养的人才为国所用。三所学校合并组建,其历史沉淀所形成的“课实报国”优良办学传统,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两有三实”是对历史传承的创新发展。在“课实报国”的历史传承中,合并组建的湖北经济学院创新发展了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提出了内涵更丰富,更符合现代大学治理和精神的“两有三实”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继承上的创新。“两有三实”是学校创业精神的体现,是全体师生一次次为“两有三实”注入了精神力量。正是湖北经济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气质、品格不断融汇,深深地影响了广大学子。他们成长于斯,共同见证了这一切,“两有三实”的气质不断注入这些学生的血脉。最终,经院学子完成了新的蜕变,他们在过去“课实报国”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具有湖北经济学院标签的“两有三实”特色。


“两有三实”是校训的内在涵养。校训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座右铭,学校以此安身立命、育才兴业。校训的凝练是综合考量了历史、现实、未来等多方面因素而形成的。这其中,人才培养特色或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来源。这是由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决定的。因为一所大学校训如果离开了人才培养,离开人才培养特色是立不起来的。我校校训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几乎同时进行,相生相伴。当校训确定后,其蕴含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呼之欲出。全校师生员工用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这个诞生过程,最终形成共识。可以说,学校的校训涵养了“两有三实”特色,“两有三实”又充实了校训的内核。有思想怎么来?靠厚德博学。有能力做什么?去经世济民。具体怎么做?靠实践、实用、实干。


“两有三实”在新时期的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思想是培养两有三实人才的灵魂和首要任务。“有思想”包含有正确的思想、有自己的思想、有管用的思想。有能力是培养“两有三实”人才的基石。有能力包含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思想”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的思想,“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它们的本质既继承了“报国”传统,又有湖北经济学院所处的时代特征。


实践、实用、实干是培养“两有三实”人才的行动指南。“有思想、有能力”靠“实践、实用、实干”去实现。“三实”中最本质的是“实”,既继承“课实”传统,又注入经济学院建设发展中的突出特点。其中,实践是一种精神,实干是一种作风,实用是一种效果。


三、用经院特色校园文化涵养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20161020日,我在参加校领导接待日时,一名学生提出“学校历史文化的元素缺乏,建议学校今后注重挖掘、收集、建设”。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更高质量学习经历的渴求,校园文化的浸润、涵养不可或缺。


围绕校训内核提升大学理想境界。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标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既是学校过往历史的时光积淀,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透过校训,我们能触摸到学校的历史传承,我们能仰望到学校的精神高度。要让“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精神和情怀铭刻在每位经院师生心中,成为师生心中的精神旗帜,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经院人的心田,并转化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


营造三种风气提升大学精神格局。营造“以学生为中心、尊师重教”的校风。建立全员育人激励机制,做实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五个育人”工作,保障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权和学业选择权。营造争做“真学者、好老师”的教风。营造更加宽容的学术氛围,鼓励支持教师潜心学术研究,甘坐“冷板凳”,追求真学问。营造“勤学好问、知行合一”的学风。通过教师身体力行,为学生做严谨治学的榜样,用优良教风带动形成良好学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主体意识,倡导全民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校园生活习惯,培养校园书香气质。


培育三种气质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培育“从严从实、善做善成”的管理文化。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体现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和人文关怀,弘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全校人心。培育“崇实守信、崇廉拒腐”的职业操守。加强师生法治教育,培养法治精神,培育廉洁文化。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培育“务实进取、求是拓新”的精神气质。鼓励创新,让创新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发展体育文化,培养校园体育精神。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培育师生的国际视野。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两有三实”特色人才,凝练经院特色校园文化,这些目标的实现,学生将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需要一代一代经院人从严从实、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谱写新的篇章。